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法與攻擊面,不斷挑戰傳統資安防護的思維,而為了因應疫情大量採取居家辦公,更突顯傳統防禦架構的不足。近年興起的零信任架構,因有別於傳統邊界防護而受到重視,這是一個所有站在資安防禦陣線的守護者必須及早認識的資安大未來。
所謂零信任安全要求每個資源使用控制權限都是明授予的特權,其本質上與基於白名單的資安設計類似,後者僅允許那些清楚列舉的操作行為,而對於其他操作行為概不允許。當應用於企業安全性時,白名單型資安設計要求資安系統設計人員精準完整地列出誰能在哪些情況下使用何種資源。儘管在概念上相單簡單明瞭,但當應用於保護現實世界的企業網絡和系統時,白名單型資安系統產生許多實際的實作障礙,譬如說如何輕易但準確地列出任一企業網絡所允許的資源訪問操作行為,以及在系統不斷演進的狀況下隨時更新白名單。在此次演講,我將討論如何應用白名單實現零信任企業資安,實際遭遇的白名單資安實作挑戰以及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與通訊研究所 所長
闕志克
在此議程中,我們將分享 Aruba 先進的動態分割、自動化、以及以 AI 為基礎的機器學習和裝置快速識別方案,能協助企業具備實現零信任安全的關鍵能力:
慧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ruba 台灣區技術副總經理
陳清淵
許多 IT 管理人員在網路事件記錄方面已做得很好,但卻不知如何善加利用,發揮這些資訊的價值,成為管理網路安全的利器。
本議程將分享如何利用企業內部收集來的網路流量事件,以零信任為原則,搭配主動有效的威脅情資,進而分析出潛藏在組織內部的網路威脅,並阻擋惡意連線攻擊。
NEITHNET 騰曜網路科技
CEO
林岳鋒 (ART Lin)
因應疫情加速改變 IT 作業型態,也提高了企業實際面臨的風險態勢,ZTA 將成為下一代網際安全設計的架構,未來網際安全的需求在組織內、外其實並沒有差異。美國國安署近期也發布 ZTA 報告,期望藉由 ZTA 的原則與框架與實作,來因應日益提高的網際風險。
KPMG 數位科技安全服務團隊副總經理
暨亞太區政府領域資安主持人
邱述琛
零信任網路安全架構由「網路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進行存取控制,以「應用安全」為目標,「最小存取權限」為手段,在不可信的網路環境中,以使用者身份為核心,基於認證和授權的存取控制管理,重構可信任的、安全的網路框架,滿足混合網路的安全需求,解決因網路環境開放、使用者角色複雜,引發的各種身份安全風險、設備安全風險和行為安全風險。
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業與經濟研究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研究經理
徐富桂
您正在實作零信任或零睡眠?若要達成零信任,您通常必須建置數個解決方案的堆疊並加以整合,進一步導致安全性開銷的提升。此研討會將提供架構與特定步驟,以示範如何利用以身分識別為核心的安全性,為 IT、安全性與終端使用者提供無摩擦的零信任,以進一步降低風險及成本,並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
CrowdStrike
北亞區技術顧問
Peter Fan